疫苗之殇&媒体之殇

发布日期:2016/03/23 08:00:00

  说实话,写下这篇东西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前提是你承认了自己的“文盲”身份,如果真能够让自己一个文盲让更多人成为智者,我宁可选择殇下去,文盲下去。

  创业狗一只奔波在广深两地,见创业者,见投资人,见合作伙伴,聊天聊地聊人生,就是没有聊金钱,所谓的媒体创业离钱远了不少或许近似如此。

  几乎是没有一分钟的闲暇时间回复微信信息的当下,却在广深城铁上有了1个小时12分钟的幸福时光,本想打开微信将工作信息回复了,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朋友圈刷屏的陷阱,通篇的殇,让我很受伤。

  疫苗之殇,一篇摄影记者郭现中在南都时期的作品,用影像记录了中国疫苗注射过程而引发的多少悲剧事件,以新闻人的视角还原“功德无量”的疫苗对于人类的另类负面伤害,或许这已经是“最小”的数据,却因为新闻的真实表达,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反响强烈,经历多年的沉积之后依然日久弥新,在一个浮躁的社会中,在一个无以寄托内心期望与理想的当下社会。

  用学术语言描述,郭现中做的是将诸多因疫苗注射产生的不良反应案例,用图片记录的方式反映出来,以小见大,寄希望于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或者呼吁对于这些事实上的被伤害群体的抚恤和关爱,虽然当时配合图片报道有万字左右的文章,但是因为其未被同期附上,以至于众人更多关注图片案例本身,而忘记追本溯源寻找作者的原始初衷,或许他们也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而这几天另外的媒体,所谓的脱胎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澎湃又曝出了山东违法疫苗案的新闻,于是,于是,于是,曾经的《疫苗之殇》被当下的“新闻”(据说也算旧闻)激活,各类媒体背后,各类人群,怀着各类的初衷意图开始了一场媒体盛宴,很不幸的是,这突发的集中式的表演,在微信朋友圈中集中爆发,让前几日的“PaPi酱”的刷屏事件相形见绌了。

  也正在此时,和菜头也站出来了,以旁观者的视角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虽然短短的文字,一针见血的指明了问题的本质,本来是两个有些关联,但是却需要区分对待的事件,一个是疫苗的不良反应事件,一个是非法将正规疫苗销售,违反物流仓储程序导致的疫苗可能的“失效”问题,被牵强的混为了一体。

  在A文章加入B文章的引言,在B文章加入A文章的延伸,甚至对A和对B的各种独立解读,知乎、果壳、春雨医生等各种类型的专业、科技媒体也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科技媒体、互联网媒体,你所能够数上名字的带“媒体”二字的都浮出了水面。

  一场粉尘化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夹杂着群众情绪的宣泄,微信集中媒体舆论场的助力,在不断放大,不断创造奇迹,看着和菜头的文章在短短的一刻钟从1W瞬间达到了10W+。

  回头静思事件本身,虽然表象看到的是疫苗之殇,而背后隐藏的时社会之殇,体制之殇之外,更有媒体之殇。

  传统的媒体行业之于当下全新的媒体生态体系下的不相适应,以及全新媒体生态体系下,各种失去规矩和基本秩序下的群魔乱舞,面向虽可期的秩序重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下的朋友圈的乱,或许是来源于两个权威中心的失声,一个是主管部门的政府,一个是舆论中心的权威媒体,即使有所谓的政府所主导的权威媒体,也因为其不再是舆论中心的引导者的角色,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相应的反应而失去功效,留下的是新媒体以及自媒体的自由和分散化传播。

  听过无数的关于传播、关于媒体、关于营销的分享,最终总结出来一条,要达到最好的效果,一定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利用与人的内心最为底层情绪的共振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而这种效果往往又是以流量为主要衡量标准,而非内容本身真正达到了怎样的社会功效,诸如促进了多少价值的创造,以及为社会实际节约了多少成本。

  完全失控的,并且以人性本源的初衷出发的媒体(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媒体),再夹杂着对于流量的期望和要求,最终大致的是无底线的,碎片化的传播,不计后果的传播,任何一个可能成为热点事件出现之后,无论何种资质和背景的所谓媒体,都第一时间进行旁征博引,东拼西凑,南转北贴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无论其是否真实反映现实的全貌。

  道哥自己年少时候做某网站编辑的时候,遇到大事件,也会第一时间将各家的信息内容拼凑在一起,重新发布也顾不了什么所谓的专业性。

  自媒体的分散化自由传播之外,拥有专业背景身份的传统媒体却同样为流量的提升不断努力,在争取更多的流量和保持还原事实本来面目的过程中,更多时候会选择拥有新闻爆点的内容进行传播,也导致了财新网的跟进,事实上造就了更多的主体观点的参与其中,整个舆论场更加的混乱了。

  如此操作手法其实在拥有较深传统媒体背景的媒体依然不少见,其核心本质在于媒体行业自身的一些致命短板造成的,所谓的新闻爆点理论,或者说新闻传播的28潜规则。

  在过往资讯信息传播不是非常发达的曾经,要实现新闻报道对于社会大政方针社会民情的全面报道,往往要付出或许已经没有人愿意付出的成本,在如此的大背景下,或许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大的传播效果往往就是一些媒体所能够采取的几乎是唯一选择。

  因此,在新闻事件的选择,以及报道内容和传播方式的选择上,更多时候愿意选择那些新奇或者能够引起爆点效应的素材,所谓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一些理念会在新闻从业者之间成为一种基本的潜规则,也造就了新闻媒体对于真实事件的反应,虽然秉承了客观公正的报道,但是其聚焦点往往是28法则中的2,不代表事物整体发展方向和属性的大多数,而是少数派更多一些。

  因此说,过往传播技术与传播成本的高企,客观上造就了对于新闻采访过程中的28潜规则,而这些理念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新闻业和传媒界,当你进行一个新闻爆料的时候,当班的记者认为这是“老生常谈”,普通再普通,并且会发生在太多人身上的共性话题,或许不值得关注,那些能够具有吸引眼球效应的个性化的案例,爆点新闻才是他们愿意接触的。

  如此反复,包括相关的教育,最终导致了整个行业对于少数极端情况的关注程度要大大超过对于普遍现象的关注,也导致了新闻媒体为我们构建的世界往往都是距离真实世界看似零距离,却真实的距离好远好远,真实的反应客观事实的新闻业,最终产出的内容却从更高的维度去看,往往又不是真实反应客观事实的内容。

  更多时候,我们一直生活在新闻的幻想之中。

  而当下的互联网技术进步,让更多的大数据等技术的使用,使得还原事实,特别是还原大多数的,具有普适性的新闻事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新闻从业者关注20%,到互联网更多时候可以实现低成本对于80%的关注,互联网正在深度影响传媒业的原有传播逻辑,让真实客观,并且具有宏观视野的反映当下的现实成为一种可能。

  新闻之殇,并非新闻从业者的错,或许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经的中间发展阶段,在无法广泛低成本还原新闻全貌的曾经所铸就的新闻业的核心理念,在当下依然影响着互联网时代的传媒生态,却已经产生了事实上的严重不适应。

  新闻之殇,并非新闻人之殇,而是这个行业,这个业务之殇,一个旧有行业逻辑的寿终正寝,一个全新行业逻辑正在确立的过程。

  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好,只要依然将少数极端现象下的小样本事件作为其传播的重点和核心点,则都是这个行业的伤,甚至是殇,无怪乎何种媒体形式,何种专业程度的从业者,不从本质上回归传播全面和客观还原大多数利益相关体的真实面貌,类似今天的疫苗之殇传播事件,就不会消失。

  媒体之殇,殇的是旧秩序,我们也不必留恋,旧秩序远去的同时,我们将迎来的是一个全新的传媒新时代。 (完)

  本文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如有版权问题,请与管理员邮箱联系,将立刻进行相应处理。

同创双子为企业保驾护航

专注数字化方案建设,推动智慧企业生态圈的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