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产业政策支持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5/07/09 11:34:12

信创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支持体系涵盖顶层设计、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生态建设等多方面。以下是同创双子总结当前政策支持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一、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

明确替代时间表

根据国资委79号文要求,2027年前央企国企核心系统需实现100%信创替代,2025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覆盖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全产业链。

重点行业(金融、能源、医疗等)需制定替代路径,例如医疗电子病历系统、金融核心业务系统被列为优先替代对象。

 

国家安全战略升级

202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强化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建立产业链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防范外部技术依赖风险。

二、核心技术研发支持

关键领域技术突破

CPU与操作系统:支持龙芯、飞腾等国产CPU研发,推动统信UOS、麒麟OS等操作系统适配超过500万软硬件生态。

数据库与中间件:鼓励达梦、人大金仓等数据库企业突破分布式架构技术,并通过安全可靠测评。

AI与信创融合:推动“信创+AI”创新,例如昇腾AI服务器在智算中心的应用及AI驱动的数据库优化技术。

 

产学研协同创新

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建设开源社区,对贡献突出的项目给予奖励,培育优质开源生态。

三、资金与税收扶持

财政补贴与专项基金

直接资金支持:首次解决行业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最高奖励3000万元,适配平台按推广成效补贴500万元。

万亿国债支持: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投向信创领域,缓解地方债务压力,释放政府市场需求。

设立百亿级信创产业基金(如天津信创谷),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孵化。

税收优惠与金融工具

信创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

推动北交所设立信创板块,上市企业享市区两级补贴;开发信创专项贷款,重大项目贴息期限可达3年。

四、行业应用与市场推广

关键行业强制替代

金融:核心交易系统、风控平台需适配国产数据库,2025年非核心系统国产化率预计超60%。

电信:网信基础设施国产化率预计达90%以上,降低对国外技术依赖。

军工:2025年前实现核心系统全栈国产化,并通过三级等保及军工安全认证。

政府采购与示范引领

政府项目优先采购国产产品,未积极替代的机构可能受限(如医疗行业医保资格)。

建立应用示范项目,通过成功案例降低企业应用风险,促进市场推广。

五、标准建设与生态协同

标准体系完善

实施信创标准创制工程,推动团体标准、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如《数据库政府采购需求标准》)。

建立“红黄蓝”供应商分级制度,要求核心部件国产化率≥95%,禁止单一来源采购。

区域产业集群建设

北京亦庄:目标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打造“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全产业链。

天津信创谷:聚集飞腾、麒麟等头部企业,规划规模达1500亿元。

六、人才与国际合作

人才培养与引进

高校增设信创相关专业,推行“信创卓越工程师计划”,对技术人才给予住房、子女教育等政策倾斜。

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发信创技术课程,并推出PostgreSQL数据库管理人才认证(如PGCA/PGCP/PGCM)。

国际化合作

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数字基建项目,推动信创产品“出海”。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七、安全保障与监管

信息安全管理

要求企业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检测与评估。

加大对网络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数据安全规范

落实《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强化对信创产品的监管,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总结

信创产业政策通过“顶层设计-技术突破-应用推广-生态构建”的闭环逻辑,推动产业链全流程自主可控。2025年作为关键节点,政策进一步聚焦行业深挖(如金融、军工)、技术融合(如AI)、区域协同(如京津冀、长三角)等方向。

未来,随着标准统一、生态完善及国际市场拓展,信创产业将加速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支撑。

同创双子为企业保驾护航

专注数字化方案建设,推动智慧企业生态圈的升级发展